戏文烟花即是火彩
中国毕竟是火药的祖宗,所以中国的烟花,至今无人能及。
洋人放烟花,一味斗射得高,在高空爆炸,爆完再爆,由是幻出一朵朵火树银花,人便以为奇观矣,殊不知中国的烟花,居然可演戏文,还有简单的锣鼓伴奏,才是火药祖宗的精彩发明。
王亭之小时就看过这样的烟花。烟花射上半空,落下一阵七彩缤纷的花雨,落到大概离地丈余二丈时,一声响,便爆出戏文人物。例如《三英战吕布》、《八仙过海》、《貂蝉拜月》。戏中人乘风而动,照戏行的说法,他们的动作还懂得食住锣鼓,是则动作虽然简单,亦可谓鬼斧神工也矣。
东莞的烟花老艺人告诉王亭之,戏文公仔的动作,完全靠纸公仔上一段段药引来控制,这即是戏文烟花的最大秘密。
不过秘密说出来也没有关系,如何安装药引,怎样控制时间,那就全凭经验。烟花艺人祖传有许多口诀,看起来,如今应该已经失传。文革时的烟花学徒,将老艺人逐个绑起来打,给他们打过的,还肯把口诀传给这班无良后生耶。
这一类烟花技巧,传入戏法行中,就成为「火彩」了。用爆炸声以及七彩幻变的火光来遮掩动作,显然亦非现代腾云驾雾的舞台干冰可及,是故魔术大卫便舍干冰而用「火彩」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