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朔的点金术
原来当汉武帝时,由西域来中国一共有三条路,一条海道,由波斯湾经重洋来到山东;两条陆路,即是所谓天山南北路。由波斯来的西域人,以海道为方便,所以希腊罗马的点金术,亦先传到山东。
东方朔未伺候武汉帝时,本来就学会了西域最简单的点金术。将铁器洗净,用酸类除去铁器上面的氧化层,立刻放在硫酸铜溶液里,就会产生「离子交换」反应,铁器表面的铁离子溶入水中,而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却附着于铁器表面。汉代人见识不广,就以为真的是点铁成金了。
这样点出来的金,很容易氧化变黑,不过那时中国人已发明了清漆,尤其是山东,既产桐油又产柿漆,方士将镀上铜的铁器,涂上桐油开稀的柿漆,瞧起来不但份外金黄,而且可以防止铜层氧化,况且神仙点出来的金器无人敢用,这样就自然五十年不变,甚至五十年不够还可以加多五十年。
东方朔入宫之后,跟方士辈的交情很好。这也许是因为东方朔本来就喜欢变戏法的缘故。所以他跟一个山东方士李少翁联手,便演出了召魂大法,这便即是历史有名的故事:汉武帝隔帘会见卫夫人。
如今,王亭之可以详细说说这套戏法了。
戏法又叫古典戏法,泛指中国传统幻术。明知其假,却看不出假,是古典戏法的最大魅力。
属中国魔术中的一种。魔术在中国古称幻术、戏法,中国的魔术距今约有4000年历史。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进行表演,最早出现公元前108年,西汉武帝刘彻举行了以“鱼龙曼延”(魔术)和“百戏”(歌舞杂技)为主的表演招待国外使臣。
“鱼龙”后成为宫廷礼仪一部分;
隋唐时期,宫廷魔术与民间魔术并举,繁荣发展;
宋代出现了“瓦舍勾栏”的娱乐场所,流浪艺人众多,并产生了著名的魔术团体(如南宋“云机社”)。此时魔术分科也越发精细,并形成了“手法、撮弄、藏厌(挟)”三大体系。
古彩戏法(落活,藏厌类)即此时期创造出的划时代魔术,新中国成立后被天津杂技团保留。
古彩戏法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,自南宋时期以来,在皇城盛典和民间集会都有助兴演出。自古至今,戏法表演者大多身着大褂,表演节目前首先面朝观众全身上下前后“亮相”,把“盖头”让人们验证无假,方才表演。戏法艺人讲究“八字真言”,称为“捆,绑,藏,掖,撕,携,摘,解。”即:后台准备工作用“捆,绑,藏,掖,”前台表演用“撕,携,摘,解。”
https://www.yishujias.com/2587.html
天津素有“戏法窝子”之称,是古典戏法传承重镇之一
https://www.visitbeijing.com.cn/article/47Qogrza7N6
古典戏法有300多套,传到现在不过100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