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动、变化、变通
我喜欢看陈平教授的「眉山论剑」,近日看到他「学习了今年两会之后,我想提四条建议」的视频,很想提出一点意见。
他提出的建议,是有关民生改革的双轨制,简单来说便是:
一、农村土地改为承包制;
二、延长妇女的产假,而且可以由丈夫代替;
三、企业与大学合办社会福利事业,如为职工建宿舍等等;
四、重视由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,不可由高考一试定终身。
这些建议都很好,由这些建议,我想起了《周易》的「变」。
《周易》说「变」有三种,即是「变动」、「变化」与「变通」。可以简单解释一下这三变──
变化是一爻变,阳爻变为阴爻,阴爻变为阳爻。何以这爻会变呢?因为显现为阳爻时,其实有一阴爻潜伏于阳爻之下。阴爻的情况亦然。这潜伏的爻,可以说是潜力,也可以说是基础。倘如潜伏的潜力或基础发挥功能,那就可以显露出来,已显现的爻,反而变为潜伏。
变动是卦中的两爻互换,例如五爻是阴,二爻是阳,在适当的情形下,就可以互换为五爻是阳,二爻是阴。
变通是由爻的变化或变动,显现出一种良好的状态,这就可以改良原来不好的现象。
由此可见,变通是长远的变象,例如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,就显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宗旨。变化是单轨,因为只有一爻变。变动则是双轨,因为有两爻变。现在陈平教授提出双轨制,便等于是《周易》中所说的变动,而不是变化。
用这原理来看他的建议,前三点问题很少,第四点问题便多了。因为前三点只是国家改变政策,第四点便牵涉到企业与国家制度的竞争,因为这是教育制度的竞争。
目前的教育制度是由西方传来,不但教育的方式不合理,连考试制度都不合理。你看看初中、高中、大学的教科书,大部份教材重复。我是念化学的,陈平教授由物理学出身,所以拿这两科的课本来举例,我觉得将物理与化学分做三级来教授,实在浪费时间,读这三级教科书,要花费十年,假如有一本编得简洁而实用的教科书,相信读两三年便够了。所以,将课程分为三级,至少浪费了学子七八年时间。考试制度又依这些课程来设立,出题目的人,亦未必是精通课程的高手,未必知道课程的重点及难点在那里,只是依教科书来出题目,根本考不出学子的资质。
陈平教授提出要重视家庭教育,实在不够,最根本的改变,是废除目前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,这才是变通,由变化而变通,而不是双轨的变动。或者说,陈平教授提出的重视家庭教育,学子可以由家庭教育出身来参加高考,只是试点,因为很难把目前的教育、考试制度作废。但我可以肯定他的尝试一定失败,因为无论如何,学子都一定要读目前流行的教科书,没有读过教科书,只读教科书以外的书本,恐怕很难通过考试。此即有如不由五大剑派出身的人,很难给人承认他是剑客,所以五大剑派以外的剑手,只能在江湖上向人挑战,然后才可以成名,那就等于是考试了。受家庭教育出身的人,又有多少挑战的机会呢。
要解决这个问题,只能是由变化而成变通,那就是要由大企业办大学或学院,课程专注于企业的需要,同时还要很多大企业互相沟通,彼此可以互换学生,学生可以转科。此外,一切教科书还要根据实用来编写,学生可以由大企业分配实习,用以代替考试,毕业之后由企业录用或推荐。这样一来,由于企业有福利,工作有担保,学生不需要受重重考试的折磨,相信重视家庭教育的人就会增加了。
这样做不是双轨,是发展出来的单轨,也可以说是学子的另一条出路,变化没有竞争,变动则有竞争。要想出国读博士学位,就必须依照三级课程一步一步来读,还要加一级硕士学位,由家庭教育出身,受企业培养的学人,很难再走出国留学的路,所以两种学制,不是竞争,而是选择。虽然我相信喜欢企业教育的人,会比级级读书考试的人多,但恐怕办起来很困难,因为没有多少企业会支持这个想法。奈何奈何。结果可能只是大学准许「同等程度」的人报考,这样便无法依变化而变通,只能仍然是传统的单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