擘酥与反酥
所谓「擘酥」,即是莲蓉酥、豆蓉酥之类酥饼的皮。这类酥饼如今已多作为嫁女礼饼,平时很少有人买来吃。不过奇怪,将「擘酥」反过来的「反酥」,饼家本来视之为大错,可是反酥老婆饼却卖到街知巷闻。
擘酥的制法是用两种皮折叠而成,一为「水皮」、一为「油皮」(亦称为「油心」),用时先将「水皮」㩒薄,然后将「油皮」㩒成圆形,放在「水皮」中心,再将「水皮」包覆「油皮」,于是用棍将之搓柔,直至面团光滑为止,随即将之擀成长条,洒上粉坯,又将两端向中间覆入,成为三层。如是重覆三四次,面团已折成十多层,便可用来做饼。
这样造出来的饼,一经焙焗,便自然分层,由于是水皮包在油皮之外,所以酥皮不会掉下来,吃时饼皮饼馅可以一齐吃,只是层层酥皮擘开,是故称为「擘酥」,疍挞亦用擘酥造皮,故有「擘酥鸡疍挞」之名。
倘如错将油皮放在外面,水皮给油皮包覆,那就是「反酥」,吃时层层酥皮掉下,只能吃到饼馅,故一向视为酥饼的大忌。
可是香港人却错将「反酥」认为够酥,酥到饼皮掉落,由是便使一家卖老婆饼的字号成名,从此凡老婆饼必用反酥皮,那不知是错有错着,抑或是香港人不精于饮食,不计较跌到满地饼皮。
2009年9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