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两峰画荔枝
今夜无聊,闲翻一些画集,看到清人罗两峰画的荔枝,不禁想起很多事。这幅荔枝,画的是荔枝树全株,其上朱实离离,细细一数,一共百余二百颗。
于是暗中算一算,写荔枝要写它的钉点,就算罗两峰偷懒,每颗荔枝只画三十点,全幅的荔枝就一共要写六千多笔。
写荔枝,照例要用浓墨点来醒提,算少一些,算它是五千点,两种点就共是一万一千笔,只会多,不会少。
然后是写叶,几百片叶,连钩叶筋在内,算它十笔完成一片叶,这里又是五六千笔。再计上写枝,点苔,恐怕全画在二万笔以上。
用二万笔才完成一幅画,清代人办得到,现代人绝对办不到,因为太费时,而时间就是金钱。更何况这幅画一点也不算大,愈小的画愈买不起价,谁肯干这吃力不讨好的傻事!因此现代人写画便多取巧,几枝大干交搭,画面撑起了一半,然后果和叶就可以写少许多。
亦正因为这样的缘故,从构图也可以看出社会背景──这或者即是所谓时代风气了。
更由是想起宋人的殿铺花,画面密不通风,装饰味极重,所花的工夫更多,因他们那时比罗两峰还要悠闲。
罗聘 荔枝图
扬州八怪--罗聘,清代扬州八怪之一,字遁夫,号两峰,又号花之寺僧、衣云道人,别号花之寺、金牛山人、蓼洲渔父、师莲老人。祖籍乃安徽歙县人,后移居江苏甘泉(今扬州)。罗聘画艺精湛,在扬州八怪中年辈最晚,曾以诗为赠受到金农赏识,被收为徒,罗聘曾为金农代笔,金农的很多得意之作,据传都是罗聘的手笔,罗聘一生郁郁不得志,虽然一直可以卖画,也一度声誉鹊起,但终身手头拮据,南北飘摇。
人物、佛像、山水、花果、梅、兰、竹等,无所不工,笔调奇创,超逸不群,别具一格。善画《鬼趣图》,画鬼态无不极尽其妙,借以讽世。亦善刻印,著有《广印人传》。金农死后,他搜罗遗稿,出资刻版,使金农的著作得以传于后世。其妻方婉仪,字白莲,亦擅画梅兰竹石,并工于诗。子允绍、允缵,均善画梅,人称“罗家梅派”。《清史稿》称罗聘“画无不工”。
代表作有:《物外风标图》(册页)、《两峰蓑笠图》、《丹桂秋高图》、《成阴障日图》、《谷清吟图》、《画竹有声图》等。著有《香叶草堂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