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旧陆羽的「冶蓉」
王亭之在贩文认可区谈到旧陆羽的点心单,有「冶蓉挞」一品,并谓「冶蓉」应即是「椰蓉」。此文发表后,有一位老点心师傅,过去在「国民」主政,托劣徒证券耀谓王亭之曰:「冶蓉」应是用「桂林锥」做馅。
提到「桂林锥」,目前许多后生仔女应该已经不识。因为记忆所及,王亭之已二十余年未尝此味。
「桂林锥」究竟属于植物学中的何科何目,王亭之不知,但印象之中,却只是「细种风栗」。又黑又细粒又实净。
吃「桂林锥」亦与吃栗子相同。它可以炒熟,亦可以煲熟,当然亦可以生吃。论风味不如良乡栗远甚。所以二十余年未尝此味,亦不以为恨也。
为什么「冶蓉」乃刨「桂林锥」作馅,而不索性用栗蓉,王亭之的确不知,拼命回忆此「锥」的风味,亦想不到有任何舍栗用「锥」的理由。
问证卷耀,那位老师有没有解释,刨「桂林锥」作馅何以称为「冶蓉」,则曰不知,不过肯定如此,绝非「椰蓉」。
劣徒证券耀又告王亭之曰,那位老点心师傅藏有许多旧陆羽的点心单,可以找出来供王亭之发表,故此先行道谢。
旧陆羽的点心单,因主持点心部的人不同,风格亦有分别,倘如能将主事人的姓名及其特独风格,连同各期点心单报导,亦不失为研究「广府点心」之文献也。
许多点心,以为平平无奇,日常食惯,熟知稍加改进即有不同风味。王亭之近日教师傅昌两招散手,制蛋挞的馅与莲蓉包的皮,甚为食客欣赏,而蛋挞与莲蓉包则是普通到无可再普通的食物耳。
故若于提供资料之时,顺便指出其制作窍门,则当更有文献价值。
王亭之谈食
出版日期:一九八七年二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