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意求工的茶艺馆
台湾的「茶艺馆」林立。可是太过刻意求工,营造一股所谓「艺馆气氛」,乃令人觉得非常之不自由。
可是晚上无事可做,王亭之却仍然忍住挨「艺术气」之苦,上去泡茶艺馆。然则何谓「刻意求工」呢?且听王亭之一一道来。
第一, 在上楼的地方,本已狭窄,可是偏偏要放一块顽石,是之谓「雅」。名士爱石,无过于宋人米南宫,颠到可以拜石,但米南宫却未闻以饮茶闻名于后世。
第二, 在一个簸箩上放两个椰子干,旁边放一盘散尾葵,甚为阻地,但客人却安之若素,无人敢一脚踢翻椰子箩,将座位移宽一点。王亭之如果不是作客,一定如此泡制。
第三, 专门挂点「伪艺术」的画。色调一律灰暗青蓝,或则是不成章法,既无笔法又无墨法的「泼墨画」。王亭之总不明白,为什么无人肯悬挂故宫复制的「品茶图」之类。莫不是嫌它太古不「现代」,不「潮流」耶。
第四, 茶具无一家骨子。所用的「宜兴」,仅有色而无质,连薄胎瓷杯的花纹图案也仿古得不伦不类。台湾不擅长制宜兴壸,倒不如用仿天目釉的茶具反而更好,不必一定要摆「功夫茶」的架子也。
第五, 名称不对。一律称为「功夫茶」,实误。
「功夫」者,李小龙、成龙、梁小龙打打踢踢者是。 「工夫」则是「化工夫」、「费工夫」之「工夫」。泡茶讲「工夫」,实在不必要成龙才泡得好。
偌大一家「刻意求工」的茶艺馆,用上「功夫茶」三字,于是乎文他立即露底,一切「求工」求出来的「艺术气氛」,登时化为乌有。
唯一的好处是茶味不坏。五百元一壸茶,已可甘香及于舌本。
王亭之谈食
出版日期:一九八七年二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