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饮食春秋》序
陈潞老兄非「美食家」,所以虽然写「食经」,却不介绍时下酒楼饭馆的菜馔,其所写者,引经据典娓娓而谈,王亭之以为斯真始为食经也。
王亭之初耳陈潞谙饮食之名,乃在「宋城」,试宋代食制。 「宋城」主事人云,其宋代饮馔曾经名家考订,名家者,乃陈潞也。
当夜有「苜蓿盘」一味,王亭之击节称赏其考订饮食源流的功力,由是始因渔客之介,与陈潞订交。
盖王亭之亦非「美食家」而好谈饮食之流亚,难怪惺惺相惜。
陈潞谈饮食,咬文嚼字的功夫大胜王亭之,如考订「焅」即是「焗」;「熝」即是「煨」;「缶当」即是「罅」;
「缹」即是「煲」,对烹饪法制及器用的专有名词古今转变,甚为留意,因此才有资格将古代食制发掘出来。
故读陈潞谈饮食的文字,有读史书的乐趣,同时更滴健馋涎。
以食狗肉为例,今人以为粗鄙,却不知此为古制。陈潞由周代狗羹谈起,至「内则」的猪网油串烧狗肝,以至乾隆皇于五十一年人日食的蒸肥鸡烧狗肉攒盘,一一举出例证,乃知中国人绝不以食狗肉为不雅。
以为广东人专食狗肉者,盖不知古代文化南移,广东与福建两省反而保存了许多古代的文化,连同饮食文化在内。王亭之尝云,研究宋明两代的饮食,非研究地道潮州菜不可。
今陈潞老兄将历年零星发表的旧作,重新理成集,曰《饮食春秋》皆史篇也,若欲识饮食制度源流,以及引古证今,明白今日一些食制的庐山真面(如「佛跳墙」与「生菜包」),非读此集不可。
近十余年,食经食谱出版至伙,唯陈潞此书必可传世。另一本必传之作,则是王亭之尚未动手写的《饼经》。一笑。
王亭之谈食
出版日期:一九八七年二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