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《随园食单》
今日索性再多谈一日《随园食单》。
这本书,肯定香港的所谓美食家对它评价不会高,因为袁子才写书,不带生意眼,自然所谈的都是家务物料,鱼虾蟹、三鸟、三牲、小菜,如是而已,谈到燕窝,便算上菜矣。
如果推崇袁子才,酒楼饭店都卖这类家常物料炮制的小菜,有如倒吊自己的荷包。所以香港的「美食」,要标奇立异,宣传到家,便苦苦涩涩的汤水都是美食。
因此王亭之同意,美食家应该一齐联手打倒袁子才这个旧时代的封建饮食权威恶霸。然而王亭之寒酸,一顿晚饭食三几百元便已经肉刺,绝无六个人连酒水不过五千七百元的豪气,因此私底下仍奉《随园食单》为圭皋。
无奈《随园食单》并非「生粉一茶匙,酱油一汤匙,葱三条」之类的食谱,所以「食单」之中并不教人烹饪之法。
如「家乡肉」一则云:「杭州家乡肉,好丑不同,有上中下三等。大概淡而能鲜,精肉可横咬者为上品。放久即是好火腿。」王亭之喜食火腿,读罢此条,怅然良久,仍不知杭州家乡肉炮制之法也。
因知袁子才当日,实在只想记下一些对真正美食的心得,并提出一些基本理论。他记录「王太守八宝豆腐」,「蒋侍郎豆腐」,「陶方伯十景点心」,绝无意替王太守、蒋侍郎及陶方伯的厨师做宣传,袁子才家中亦不开豆腐铺,是故便可以一切简略。
读者倘要炮制,可以各师各法,领会其神髓,而且必规定其豆粉一茶匙,盐五点零四克,糖一点七二克那么精细。
有如剑道,神与剑会,招式便会不必讲究分寸。所以王亭之虽然同意打倒袁子才,写文章认为他不知饮食,却仍向王亭婆传授「随园心法」,花费不多,家常饮食而精美,对自己的荷包与味蕾都有益有建设。
王亭之谈食
出版日期:一九八七年二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