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谈叉烧包
王亭之往夷岛避寒,经温哥华去,两地都有读者语王亭之云:「最喜欢你讲饮讲食。」
人在夷岛,等如与世隔绝,消息来得迟,手头的书亦只两三本,因此最好是写饮食文字,一则可以随手拈来,二则亦可以应读者之所望,由是便决定写一组文字,一谈王亭之的饮食心得。
广府饮食之精在于点心,点心考究则在于叉烧包,到茶居饮茶不吃叉烧包,几乎等如未上茶居,是故开宗明义,先谈此欵点心。
好的叉烧包,叉烧要切得薄、切得细,称为「指甲片」,还要腌过味,故除刀工之外,如何腌味亦非常讲究,可谓各师各法。不过万变不离其宗者,则为蒸出来的叉烧包,一咬,一定要有一啖汁,若干黐黐者,即献汁不足,定不合格。
王亭之小时候在广州,以占元阁和云来阁的叉烧包最有名,两家字号的饀味示同,但同样有饀汁,先父绍如公及其朋辈,则谓占元阁较佳,以其蚝油味鲜也。不过时至今日,蚝油都是化学蚝油,因此已经不能要求得那么高。
最下品的叉烧包是叉烧切件而非切指甲片,再用花红粉上色,一口咬下去,有如鲜血淋漓,令人想到四十年前的澳门人肉叉烧包!这种叉烧包,在图麟都、温哥华以及夷岛都吃得到。赶客最快,无过这种「血包」。
2009年9月
一款合格的叉烧包必须内外兼修,首先外皮要洁白绵软轻盈,如云朵般入口即化,叉烧馅甜咸兼具、以甜为主,浆汁丰盈,肉香浓郁,滑糯可口,另外,茶楼的叉烧包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开口笑,就是蒸好的包子皮自然的微微张口,隐约露出叉烧浆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