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食制,一品大包
以前上茶居的人,比今人大食,故有「大包」食制。广州荼居曾有「鸡球大包」供应,至今已成绝响,可是在此之前,还有「一品大包」,用料极其讲究,据说是宋代的食制,后来经南雄珠矶巷传入广州。
「一品大包」的用料,有虾球、鸡肉、肾球、猪腰、猪肝、鲍鱼(切片)、瑶柱、北菇(原只)。光看这些馅料,已知其名贵。
北菇因为是原只用,要先蒸。蒸北菇有秘诀,北菇洗净后去蒂,用滚水浸软,连水加上姜汁、绍酒、盐、糖各少量。浸北菇的水如为大半汤碗,须加油一茶匙,捞匀之后,蒸十五分钟左右,即可作为包馅之用。至于瑶柱,则浸软后干蒸三十分钟。
其余虾球等馅料,与调味品和匀,蒸十分钟左右,熟用。用时再与瑶柱和匀,每个包另加冬菇一只为馅。 「一品大包」必须用熟馅,因为恐防生馅蒸不熟。
包的面皮亦须先蒸。面团「行」好之后,擀开铺在大汤碗底,蒸十分钟,就在汤碗内用鎅刀将之分成八片,然后加入熟馅,包妥(包的底部要弄得平滑一点),再将一只同样大小的汤碗反扣其上,急上反转,令包皮变为向上,将切开的包皮整合后,连碗再蒸五分钟左右,即可食用。
2009年9月
南雄珠矶巷
鸡球大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