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、值宿
十二宫不可见,因此只能由宫中的星象而定十二宫次,爻辰既分布于十二月,便等于分布于十二宫,所以便可以用爻辰来值十二宫的二十八宿。爻辰值宿,方向为右行(顺时针方向)。由十一月危宿起值,然后入十二月女宿、正月箕宿,而至十月室宿为一周天,由是一年十二月周天二十八舍次,表列如下:
此表未严格分野,时代不同,历法又不同,即因分野不同而来,分野有岁差,时日长久,积算起来的岁差便大,于是便须调整,因此无永恒的分野可言。故此表只示其大略,于《周易》,可参考京房易传及费直的分野。郑玄用十二宫及值宿之例,如比()初六:“有孚比之无咎,有孚盈缶,终来有它,吉。”
郑玄注曰:“爻辰在未,上值东井,井之水,人所汲。缶,没器也。”这是用井宿旁边的天罇三星来释“缶”,天罇三星似缶,此即用星象例。又《诗正义》引《春秋元命苞》曰:“东井八星主水衡。”所以说“上值东井,井之水,人所汲”。
又,困(䷮)九二:“困于酒食,朱绂方来。”孙星衍《集解》引《仪礼》疏,郑玄注曰:“二据初,辰在未,未为上(土),此二,为大夫有地之象,未上值天厨,酒食象,困于酒食者,采地薄不足己用也。”
对于郑玄这个注,非议者甚多,都依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》而说。王引之认为既然是说九二爻,便不应该引初爻为说,九二便是九二,不能因为它“据初”(乘初爻)便说初爻。
此处王引之不知郑玄有爻气之例,若依爻气,未得坤气,所以郑玄说“未为土”,易卦诸爻各有关联,若时时孤立一爻而说,六爻便断绝联系,因此郑玄说九二时,为要说他有封地,所以便将据初六说为“大夫有地之象”,这似乎并无不妥。
此如夬(䷪)九五:“苋陆夬夬。”若不关联及上六,则很难解释“夬夬”之象,尤其是不能解释象传所说的“中未光也”,不连上六,九五则不能说为中;不连上六亦不能说“未光”。易中此例甚多,王引之之说未尽恰当,贤者亦有所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