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. 【咸卦】
《咸》,咸亨,利贞,取女吉。
初六,咸其拇。
六二,咸其腓,凶,居吉。
九三,咸其股,执其随,往吝。
九四,贞吉,悔亡,憧憧往来,朋从尔思。
九五,咸其脢,无悔。
上六,咸其辅颊舌。
7.1 咸:亨,利贞,取女吉。
这个事情是可以做的,可以长久的做,是对长久的影响,是好的,利贞就是长久的影响都是好的,不是一时的好,取女吉,利于嫁娶了,那么这几个卦。
7.2 初六:咸其拇。
三百一十六,咸其拇,这一句争论很大,高亨先生是把这个拇就解写成是拇指的拇,这个他解不解释不是没有根据的,有根据的,而且就是在那个易象上来讲,也可以讲得通的,可是他这个易象其实也是,根据虞翻的说法来讲。
虞翻在这里就讲,可是虞翻这个解释在这里,是有点牵强的,他说,艮,我们看那个咸卦,看初爻,他就说这个是艮卦,艮卦的卦象就是止了,那么,止,为什么说出拇指呢,他说坤为母,他怎样的一个坤卦出来的,这个是真的是很勉强地讲的。
他就是讲的,当这一个包住他的,是拿这个坤卦来包一个乾卦,那么在这个艮卦来讲,一个,这个是母,这个是子,那因此他说是等于母子,所以这个解释一般来讲觉得很神,可是用他的讲法的不多。
如果我们再看下去,那个说了那里讲,这是荀爽,他的讲法比较合理了,他说拇,因位之争,为什么因位之争呢,他不拿这个坤来讲,他是拿初与四应,这个是元士,还没有出来,这个爻,还,是学生,还是学生,可是这个已经是大夫了,不,诸侯了,侯了,所以这个跟他相应,为什么能够说跟他相应,因为一阴跟一阳相应,如果是阴则不应了,阴就会跟那个阳,所以元士跟诸侯相应,这个就等于尊贵,这个爻就尊贵起来,他能够见到诸侯,跟诸侯相应,因此这个士子就尊贵了,所以因此他是拿尊贵来讲的,解释这个拇。
那为什么他们的解释这个拇啊,而不是把它当成拇指,那荀爽是这样讲,那么现在这个卦爻呢,如果按汉易的解释呢,除非是用虞翻,否则都是用这个拇,你可以把它看成是拇指,那就要这样看,如果把它看成是拇指,按汉易就要这么看了,就要看成是,拇指,是能够支撑在我们一个整个身体的,就是说我们的重点,走路这个着力点,是用这个拇指来做的,因此才能到拇指,这个意思。
我们现在还是最要紧的是怎么,咸其拇,感,感到拇指怎么能和拇指相感呢,那么这个在周易里面的,解释其实是这样讲的,我们夫妇相感,从最低,然后一直到高,哪个是象征什么呢,象征起初彼此很陌生,然后慢慢才熟悉,在古代社会的婚姻的状态,所以开始的时候等于男女之间彼此认识,在基础上的认识,所以这个拇跟拇指,汉易一般就把它当成基础,认识的基础,是从这里交感,从一个基础开始得交感。
所以因此再这样的话呢,就是说会发展的,所以因此解释这个卦象就说:咸其拇,志在外,外,上面那个卦就是外了,这个是内,所以从这里开始,其实要赶到外卦去,不光是内卦相感,还是一直发展到外卦的,所以从低到高了,那么所以我们占这个卦也要留意了。
7.3 六二:咸其腓,凶,居吉。
这是我们占到这个咸卦,事情要发展的要往外发展,要采取主动的往外地发展,那所以腓就是我们小腿的肉,小腿的肉叫腓,那么这个为什么咸其腓就不好了,这是,我们看看这个位,六二是这个位,原来来讲他是君主的位,国君的位相应,那么如果怎么看的话,应该这一个相应是应该很好的。
可是你看这个说,说是解释那个卦象的,解释前面讲的,脚脖次之五,相向一二,故为腓,六为得位,因为它是阴,单数的是阳位,这个是阴位,他应该在这个是得位的,阴居阴位,原来是得位的,二,又是居中,在下卦里边它是居中,所以现在相好的,二五正应,阴阳相应,所以与五有应,都是好的,都是好的,可是只能守不能功,因为怎样,二在艮中,这是等于这个卦,他得到最中的位,一个中位就是一个卦的主了,可是艮是止的意思,所以只能守,那因此,下面就讲居吉。
居,就是不动,守就吉了,那就刚好跟那个初六意思相反,像这么样的话,那为什么还有一个凶呢,咸其腓,凶呢,那我们再看下去了,最后一句,若虚重,易感,动则时静,不感则动,凶,居则吉,
现在就是汉易上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例了。这个例呢是把这样的,六二变,他就把这个卦变成这个样子,原来这个是阴变成阳,阴动变阳,现在怎么看是看不动,没有变,未变,这个已变,就变成这个卦,变成这个卦,变成泽风大过,那么因此这个爻,就是说如果不动的时候,阴占阴的位,阴跟阳,九五的阳相应,所以因此很好的,而且山是止,所以要不动。
假如这个爻占起来,占卦的时候,占到这个爻动了,那么就变成这个大过卦,泽风大过,那变成泽风大过的话,阳太强,两个阴没法子包四个阳,所以大过,就是阳太过了,因此就不能动,只能守,因此他说居吉。
那么咸其腓的意思就是这样,动到小腿了,往脚指,动到小腿了,那么这个时候就有等于这个爻变,一变的话,就变到二五互不相应,又失位,所以这个爻绝对不能变,占卦如果变的话,那整个局面就会变,所以说那么咸其腓只是一个象而已,气从脚指。现在我们十二个卦就是看气的。阴气上升,这个可以动,这个不能动,那么就是这个卦,从卦象看。
7.4 九三:咸其股,执其随,往吝。
我们现在看第三爻,第三个是阳爻,阳爻居阳位,它是当位,阳爻跟上来应,也是阴阳相应,所以得应,如果不变的话,是当位而且得应的。
那么再往这个小腿往上,那个气从拇指动到那个小腿,再动,往上去是股了,所以是,三,指股了,往上走,走到股,股是股宫的股,所以他说已刚得位,这个说的,已刚,它就有一个趋势想跟这个阴相感,是得应。所以他说若欲感上。有这个往上相感的趋势。
所以因此这个爻,也是不宜变的。假如变的话,他就不能跟上相感了,我们这个爻假如变的话,就变成了泽地萃卦了,那么这个三就跟这个不相应了,就不能去跟他感了,股宫是重承也可以代表,所以在一个人的身体的部分,那个股是等于我们一个重心,能够移动我们中心的一个部位,我们的股的位置改变,那个重心也改变,所以坐下来跟站跟站起来有个重心的改变,所以股宫,有力的。
那么执其随,那个随是什么意思呢,这个随的意思是,我们守城,守到自然发展,随,怎么样发展就怎么发展,执,是守住这个原则,随,我们不主动,不主动求变,那么执其随了,说明这个是山,假如我们有所动作有改变,是反而不好了,所以往,吝。
所以因此,初是可以动的,二跟三是不能动,不能变,一变就不相应也不得位,所以还是守城的意思,所以自在,随缘所至,善也,那么这一句话是儒家的讲法,不是阴阳家的讲法,儒家的解释这一爻不用卦象来讲,所以他说你自在随人,人家怎么样你就跟着怎么样,怎么来保持这个现状,等于什么呢,所知下忍,你所坚持的地方是上,不是下,那么他是用这一个来,两个阳,两个位比他的高的阳压住他了,是这么看,这个是子夏的看法,是儒家的看法。那从这一爻的看法,你就晓得阴阳家的看法跟那个,儒家的看法往往是相反的。
7.5 九四:贞吉,悔亡,憧憧往来,朋从尔思。
现在我们看第四爻,第四爻,这是一个很难解释的爻,象数派解释这一个,也解释了很多不同的意见,贞,吉,悔亡,这是从事一个事情是好的,所有不好的事,所有的疑虑都没有了,悔亡。
可是下面来了一个,憧憧往来,朋从尔思,那么这个憧憧往来,朋从尔思,如果从字面上来解释,就是说很多朋友来找你,所有朋友都跟着你怎么想他们就怎么想,所以因此志同道合,因此憧憧往来了,跟朋友交流的很多,那如果从这样来来解释的话,我们还是看得卦爻了,泽山咸卦的第四爻我们看,然后第四爻为什么说憧憧往来,朋友呢,那是因为他在四,也跟初是相应的,所以首先他是得应,可是不当位,失位,第四,应该是阴的,他变成阳。
因此如果动了,如果动的话,它就变成阴了,如果动的话变成阴,就不得应,失应,可是当位,还不止,他与两个阳相比了,阴阳相比,就等于啊,朋友多了,交流多了,跟自己好的人和感情好的人多了,它是从变卦来看的,那因此才可以解释憧憧往来,朋从尔思。
那么这一个爻是讲,可是憧憧往来并不是光明正大的,正式的请客,大排贤集,到刘家过江喝茶,不是,是暗中的来往,憧憧往来,那为什么呢,因为这个爻,有一个离卦给三个阴包住,所以等于低调,不能高调,因此这个卦,要变才好,所以可以,如果占到这个卦,我们可以做事,可是不能高调做事,你做这个事有很多附和你,可是附和你的人是暗中帮助,不是正面出来支持。
所以这一个卦是从卦上来解释,所以占这个卦就应该低调,力量是暗中集储起来的,并不是高调能够得到这个响应,所以这个是,如果讲这个处事就是应该得这一个爻,就应该这样来处理了。
(谈上师,九四那个贞吉悔亡,亡是什么意思)亡就是没有,没有悔了,亡,没有,悔没有了,没有麻烦,麻烦没有了。
7.6 九五:咸其脢,无悔。
现在看九五,咸其脢。脢是背的肉,背上两块肉,叫脢,无悔,没事,没有不好的,那时候是那个感的力已经再从股再往上走了,那么如果向这样来反推荐的话,就是等于第四爻,应该是咸其腰了,从小拇指,小腿,股,到脢,中间是有一个腰的,那因此,我们也晓得,第四爻的象,为什么说要低调,这是因为我们的腰,不能造力,不能用力,我们不能够把这个腰做成这个,试着有腰力来高调,腰是暗的力,因此,咸其脢,无悔,很容易解释的。
我们现在呢,也看这一卦的话呢,就是这一卦的得应,当位,可是不应该变,如果变的话就变雷山小过,这一爻也不应了,也不当位,所以这个爻绝对不能变,只能低调做事,等等也是等于低调,保持了个低调的发展,不要主动,要被动,要暗中来做,因为脢的力也不是发扬出来的力。
7.7 上六:咸其辅颊舌。
最后一个上九,咸其辅,颊,舌,那个气动到辅,辅就是颊,两个字是同义的,跟舌头,舌头是人家赶到这里去,所以,他只是怎么讲,没有人说好与不好,我们看的说,说就讲了,辅颊在耳目之间,与舌不相接而相通,相同。
为什么这样说呢,因为上与三应,这两个是相应,上得位,得应,那么上与三,两个相应,因为是象了 ,所以股与辅,颊,舌,是感到相当高的位了,他在这里还讲,如果第四爻变,如果,假如现在是最高位,那为什么忽然讲第四爻呢,那就是周易里面的互卦,互卦是讲这五个爻,将这五个爻,就变成了,这样一个卦,这样一个卦,三爻,上三爻,下三爻,天风姤卦。
从这个互卦来讲,这个,一二三四,第四爻,假如他变,那这个第四爻,在这里就相当于第五爻,一二三一二三,这个是第四爻,就等于这个五爻,互换的第四爻等于变出来互卦,这个第五爻,那么这个第五爻呢,假如变的话就变成离卦,离为目,所以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讲,现在我们讲这个上六,如果看互卦,它底下是一个离卦,就等于是一个眼目。
那么现在呢,事情就看卦象来讲,就颠倒,也应该在辅颊舌之上,可是一看旁通互卦,它就变成在下边,那么因此这个爻啊,在这一个爻来讲,他虽然说没有给出一个吉凶,我们看到有颠倒的现象。
那因此卦象就说什么呢,藤口说也,颠倒事情,把颠倒的事情用说话说到是最好的,滕口说,那么这一爻的卦,爻辞就等于讲,按卦象来讲,是没有理由,说成有理由,当然是一个不好的爻了,因此淮南子就讲“子产藤池”这个故事。
看这几个爻,子产做大夫,管理得很好,原来管理的很好,可是子产给孔子批评,怎么样,他过分注重贵族的利益,商人跟这个平民的利益,他忽视,后来,后来他治理,证明并不好,后来孔子就等于批评他了,滕口说,你空口说话,那么因此,子产就改了,那么当时就说就是说,起初说是子产滕辞,只是讲高调的说话,滕辞,后来孔子教他,他改,所以经过大治,商人利益受到照顾,整个国家的经济真的发展了,所以是讲这个。
那么就是说在这个局面里面,我们就宜变了,现在就看,是适于变,还是不适于变,如果变的话,那就变成这个卦了,天山遁卦,如果变的话,他失位,失应,而且阳与阳相比,失比,那么在这个爻来讲,如果一变动,就有这么多事情。
那么这个就是说,我们占到这个爻,不适于改变,一改变的话,事情就会颠倒,而且是上爻的改变,是很高调的改变,那就等于我们子产当年起初,没有改之前,高调,光是唱高调,所以因此啊,他当时一执政,就把郑国用原来重商的政策改为重贵族,这个改变是滕口说,是不适当的,那么是用这个故事来讲。
因此我们现在整个咸卦,因为是相感,感就全变,如果不感,就不动,就不变,所以因此他整个卦,是看哪一爻应该变,哪一个爻不应该变,就是说阴阳两气相感的时候,感到什么地位是适合变,感到什么地位是不适合变,那整个卦应该这么看,好了,与他相反是恒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