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斋烧鸭」辩
王亭之新年喜吃两三餐斋,斋菜之中,最喜用菜远北菇扒斋烧鸭。
或有非王亭之者曰:此盖斋口不斋心矣,既食斋,又要食斋烧鸭,何其俗品也。唉,这样的「聪明话」,说一次两次就够了,说得太多,便反而显得说者自己过份着眼事相。
况且,斋烧鸭之类食谱,事实上并非由佛门传出,其来源可追溯自宋代。
北宋定都汴京,虽然亦有卖山珍海错的酒楼,但一般老百姓的吃用,相信不及全日香港食家之什一,所以便有诸般仿作,在小酒坊出售。这些仿作,当日明称为假乜乜。
──例如「假河鲀」、「假元鱼」、「假蛤蜊」、「假野狐」、「假炙獐」。甚至当时皇帝生日(即所谓「天宁节」),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大内上寿,排开御宴,亦有「假沙鱼」、「假元鱼」下酒。
照王亭之考证,「假元鱼」即是「假水鱼」,今日外江馆将水鱼称为「圆菜」,盖犹宋代「元鱼」的遗称也。香港人视水鱼平常,唯当日汴京则此已为「海错」,连皇帝都要食假水鱼,盖因难得之故耳。
既然流行「假」食,而「假」食的滋味又别有系人心处,这些食制便一直流传下来。
民间偶然持素,便会想到可以吃用素料仿制的菜式,因此南宋时的素食,便有「假羊事件」、「假白肚」、「假熝鸡」、「假沙鱼羹」等食谱,备见于宋人的笔记。
现在的「斋鸡」、「斋烧鸭」等,盖不过古代「假」食的遗制而已,素菜馆卖这类菜,并不为过。我们今日倒不必一本正经加以责难,认为是「斋口不斋心」,甚至以为是佛门之玷──其实素菜馆卖斋,关和尚什么事,何必牵藤引葛,将北宋的遗风加以苛评耶。
「斋」亦不等于「素」,明着于佛典,只可惜喜欢骂「斋烧鸭」的人,总不肯翻书。
王亭之谈食
出版日期:一九八七年二月
形声字。从示,齐省声。始见于春秋文字。本义是指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前整洁身心以示虔敬的活动。
《说文》:“斋,戒洁也。”
《吕氏春秋·正月纪》:“天子乃斋。”
高诱注:“《论语》曰:‘斋必变食,居必迁生,自禋洁也。’”引申之亦有庄重、恭敬之义。
《广韵·皆韵》:“斋,庄也,敬也。”
斋是戒的另一种行持,是戒的外在表现形式;而戒是斋的内在驱动和人世间的规章制度化约束;作为一个道士,斋与戒必须遵守,此二者互为表里,缺一不可。
现在有不少素食餐厅,是以仿荤、素肉作招徕,就是菜式完全可以做出肉类的质感与味道,只是原材料都是来自植物。对于这种饮食的方式,一些非素食者会批评,这种素食是「斋口不斋心」(是广东话说「斋口唔斋心」),意思就是只是「素在口中,心中不素」。
对于这种「斋口、斋心」的说法我认为是一种对素食的偏见。就算按这种思路,比如是享受肉食的味道却又不吃肉,这充其量可以倒过来说「斋心而不斋口」,但吃「素肉」显然不可叫做「斋口」吧,不管他心想不想吃,嘴还是吃了。
说素食者「斋口不斋心」,意思是批评他没有严格遵守素食的要求,其实心里还是想吃肉。对于这种质疑,是由于非素食者还未体会到素食者的想法。
首先说一下「斋」字是什么意思。在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中说:「斋,戒洁也」,斋就是强调受戒,是为了身心洁净而不吃荤。斋与素意思基本相同,相对来说「吃素」就没有「戒」的意思,更强调朴素简单,说「吃斋」更加有佛教的意味。
现在有不少素食餐厅,是以仿荤、素肉作招徕,就是菜式完全可以做出肉类的质感与味道,只是原材料都是来自植物。对于这种饮食的方式,一些非素食者会批评,这种素食是「斋口不斋心」(是广东话说「斋口唔斋心」),意思就是只是「素在口中,心中不素」。
当然,这种质疑素食者的想法,其背后的思想是认为,素食者认为要守戒、清净,为何心中还想吃这些类似肉食的东西?对于这种想法,其实只是非素食者不明白素食者而已。这让我想起禅宗的一个故事:
两位禅师一起上路,走到河边的时候,见到一个美女无法过河。师兄就走过去,背上这个女人涉水到对岸,过河后放下了她,两位禅师继续上路。走了很长一段路以后,师弟一直闷不作声,最后终于忍不住说了:「我们出家人严守戒律,不能亲女色,为何你这样做?」然后师兄就回答:「这女人我早就放下了,为何你还一直未放下?」
广东烧鸭
烤鸭和老北京家常菜是京味斋烤鸭店的主菜。这里的烤鸭不仅香、咸、香、可口、不油腻,而且价值很高。焦作国宴牡丹烤鸭的一道菜,给了你足够的风度和尊贵的待遇!为了增加烤鸭的风味,京味斋特地用炭火烤的。煮熟的鸭肉酥香,肉肥而不腻,受到人们的称赞。
京味斋烤鸭
斋烧鸭 (素)